冷圈开荒者,标准混乱邪恶|代表作《东楼艳史》(bu
万年美攻强强爱好者
属性:太岳粉,申时行粉,大猫粉,獾粉,李德裕粉,墙头史弥远、沈一贯、晁错。

【读书笔记】明朝铁律:非翰林不得入阁【弇山堂别集·卷七】

*王世贞《弇山堂别集》皇明异典·卷七

皇明盛世·卷五(明朝的神童们) 见此


稍微整理一下这两天做的关于内阁制度的笔记。括号为我注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走进大明朝之铁律:非翰林不得入阁。


·【内阁不由翰林】

内阁不由翰林凡八人:王毅愍文(代宗)以左都御史,杨文襄一清(总督三边)、刘钧州宇(阉党)、许文简赞(嘉靖)以吏部尚书,薛文清瑄(英宗)以大理寺卿,俞纲(英宗)以兵部右侍郎,李文达贤(历经英代)以吏部侍郎,曹元(阉党)以兵部尚书。内许公曾为编修,然以御史改。

其初不由翰林,而后改翰林入阁者:解缙初为御史,黄淮初为中书舍人,杨士奇初为吴府审理副,胡俨初为桐城知县,金幼孜初为给事中,陈山、张瑛初为教官给事中,袁宗皋初为长史,桂萼初为刑部主事,张孚敬初为南刑部主事,方献夫初为吏部员外郎,夏言初为行人、给事中。

王毅愍、薛文清外,亦有异者:如江渊(历经英代)以刑部右侍郎,尹直(孝宗)以兵部左侍郎,徐有贞(英宗)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,许彬以太常卿。虽尝为翰林,而所进阶序亦未相应。


1非翰林八个人中,按时间排序:

·【代宗摄政】王文,字千之,号简斋。是于谦时期入内阁的。

·【英宗夺门】薛瑄,字德温,号敬轩。英宗复辟后,见石亨、曹吉祥乱政,上疏请求告老还乡。

·【英宗夺门】俞纲,字宗立。后试中书舍人。英宗复辟后入。

·【历英代】李贤,字原德,谥文达,首辅。历经明英宗、代宗。

·【阉党】刘宇,字至大,成化进士。正德初依附权阉刘瑾。

·【阉党】曹元,字以贞,依附权阉刘瑾。

·【嘉靖】杨一清,因兵部尚书、左都御史,总督三边为世宗赏识。(见弇山堂的其他卷)

·【嘉靖】许赞,字廷美,父被刘瑾害。入阁后,“政事尽决于嵩”。


      从上面八个人的例子看到,基本上,非翰林入阁都是在明朝早期文渊阁制度还不完善时候发生的事情。以英宗、代宗特殊时间为多。也有两个阉党。而嘉靖的杨一清和许赞也是特例。杨一清任兵部事,许赞则入阁后因听严嵩而失去圣心,被迫辞职。

      截止到王世贞为止大约有上百位阁老,只有八个反例。(刚刚仔细数了一下截止到王家屏入阁在91个左右),8%的比例相当低了。这就是传说的大明朝的一道铁律:非进士不得入翰林,非翰林不得入内阁

      因此,翰林院的庶吉士乃为国“储相”。

      其实,我们熟知的文渊阁,本身是翰林院的一部分,是同一个衙门。只不过,文渊阁办公地点在皇城里。我查了一下,发觉以前翰林院地址,似乎不在天街边上东江米巷这块,直到成化年搬到了鸿胪寺旧址,紧临六部衙门。天街(棋盘街)北尽头就是皇城的宫门。

      上下班如果从文渊阁到翰林院,看来还蛮方便的,随时可以去“娘家”探亲。

      翰林院里设有文渊阁大学士的座位,只是一般人家不来,故大学士称为中堂。(清朝沿用此制度,比如鼎鼎有名的和珅和中堂,李鸿章李中堂)。翰林院中,以掌院事的翰林学士为首,即光学士。


2.先入翰林再入阁的:

      这几位中,大部分是早期翰林院晋升系统不完善的时候的事情。比如永乐的解縉等。到中后期的嘉靖,则桂萼、張孚敬是因为政治投机,站了帝党,被嘉靖火速提拔来和文官打擂台的(cue杨廷和)。方献夫也是“大礼议”站对了。而夏言也是阿谀皇上(夏言写了好多青词,汗一个,因此嘉靖特别喜欢他,还给他加了“上柱国”,嘉靖给他写过一副御笔的大字“公謹”,即夏的字)不由联想一下,严嵩和老夏一样,也是因为青词受眷顾,又因为一些小事失去圣心(夏言不肯戴香叶冠,严嵩不肯动国库钱修寿宫),然后被次辅钻了空子。不由让我怀疑这几件事情都是倒因为果:嘉靖应该是准备倒夏or倒严了,故意编个理由,来怂恿次辅斗首辅的。


3.最后的有异者,说的是入阁时候,不是以翰林系统(即从左春坊,侍读学士、翰林学士、或者礼部尚书)这几个清流职位入阁。但是原本也是翰林的几位。大部分仍然是早期或代英的特殊时期。

      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许彬,为什么呢?因为他也是父丧时,申请了夺情,而且还是文臣。当时许彬提督四夷馆,明史记载:

  • 成化以前,大小臣工,夺其情者固多,然多出自圣眷,或心欲留而夤绿中旨得之,犹为有说。惟正统十三年八月,翰林修撰许彬,闻父丧当守制,而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昌英,疏彬方译写夷字,今外夷朝贡,番文填委,乞命夺情。上允之。按彬以永乐乙未庶常起家,从检讨升修撰,即云译字,固词臣也。武弁安敢留之?彬亦不以为耻,即颜不去,举朝无一人非之。盖四维已绝,三纲将废,宜次年即有土木大变。但天顺初元,彬遂入相,残而得谥襄敏,斯为异矣。

    

      因为“举朝无一人非之”,明史骂为三纲尽费。因此,从中期开始,明朝对与文臣(尤其是词臣)不允许夺情的。以至于认为这样的行为,是“礼义廉耻四维绝也”。可以料想天顺时,朝野清议实际上对许彬的态度绝对好不到哪里去。大约一部分也导致他死后得到的谥号非常低,只有襄敏。(此外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是为石亨所忌而去的,所以给的谥号肯定高不到哪里去)这么想,大概更可以理解,在所谓百废待兴,更为严格的万历朝,太岳夺情事件,所产生的激烈政治影响。。



·【内阁次序互异】

      我们熟悉的内阁顺序,就是按所谓的“四殿”、“两阁”排序:四殿者,中极殿(华盖殿)大学士,建极殿(谨身殿)大学士,文华殿大学士,武英殿大学士。两阁者,文渊阁大学士,东阁大学士。所以,一旦看到谁接任了华盖殿大学士(比如严嵩),或者中极殿大学士(比如申时行)就知道他是首辅了。而一般新入阁的,则都是东阁大学士。

      而其中文华殿大学士是不授的,实际上只有五大学士。但这套次序,是在天顺以后定下来的。天顺以前非常得混乱,王世贞记载:

  • 天顺以前诸殿阁,除文华不以授人,凡五衔,一兼其官者,用师傅为次序,遂终其身不复转。成化而后,始以序迁矣(【徧历殿阁】篇)

      而且在早期,同一个阁or殿的大学士也不止有一位,所以排名相当混乱。(比如就看到杨荣就和谁同时担任东阁)不过,既然是一个衙门办事,肯定要分出一二三排排坐。所以这一段里,王世贞就说了内阁次序:

  • 内阁五品时,不过文渊翰林诸学士、庶子、谕德、中允为序耳。其诸殿次第,自正统时定,兼部衔次第自天顺始定,如杨荣以太子少傅谨身位少保黄淮武英下。陈山无兼官,以谨身位少保黄淮、太子少保金幼孜武英下。少保黄淮、太子少保金幼孜以户部尚书位少傅兵部杨士奇下,金幼孜又以户部。杨溥无兼官,以礼部位工部杨荣下。王文以少保吏部位户部陈循、工部高谷少保太子太傅下。皆取所兼保傅为次序也。张瑛以礼部华盖殿位户部谨身陈山下。此则以部分为次序也。

      一般来说,是入阁顺序为主。同时入阁,则按照尚书部门+诸殿次第+三孤三公排名,梳理一下这堆大佬们,我们得到以下等式:

·礼部 = 谨身 (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平起平坐) < 工部 + 谨身 + 太子少傅 (一旦有加衔就不一样了,哪怕是太子太X) <  户部 + 武英 + 少保 =武英 + 太子少保 (这俩殿衔一样) < 兵部 +少傅 = 吏部 + 少保 (加衔差不多,但吏部乃天官) < 户部/工部 + 少保 + 太子太傅 (这位加衔有两个)

·礼部 + 华盖殿 < 户部+谨身

      可以看到:首先看加官,如少保等,越多,排名越前面;其次看部门;殿阁排名几乎不重要。编一个笑话:内阁里大家坐下后,互相叙年齿。什么?你没有少师衔?风太大,我没听清。

      比较有意思的是最后那行,因为按道理礼部应该是六部第二位,却屈居于户部之下。。我揣测还是以入阁顺序之类的为准。




·【徧历殿阁】

      既然有六殿(五殿),那么喜欢集邮的爱好者肯定要出现了。这位幸运儿是谁呢?

  •       天顺以前诸殿阁,除文华不以授人,凡五衔,一兼其官者,用师傅为次序,遂终其身不复转。成化而后,始以序迁矣,然无有徧历者。惟近时申吴县时行始以吏侍兼东阁,继以礼书兼文渊,三以户书兼武英,四以少傅吏书兼建极,五以少师兼中极,敭历悉徧。若历三殿者,则刘文穆吉、徐文靖溥、刘文靖健、焦泌阳芳、杨文忠廷和、梁文康储、费文宪宏、杨文襄一清、严分宜嵩、李文定春芳、高新郑拱、张文忠居正,凡十二人。内二刘、徐、杨、费不为东阁,而张不为文渊阁,余皆未历阁任者。

      哈哈!是申时行!没想到吧。

      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,就是张四维丁忧的时候是中极殿(因为他是首辅),然后万历皇帝给名义上“次辅”但实际上“首辅”的申时行又加了中极殿——言下之意就是张四维呆家里吧别回来了,因为那个时候的殿阁次序规定一殿只有一个大学士。所以申时行就是首辅了。



·【内阁出为六卿】

      景泰六年,太子少师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江渊为工部尚书,掌部事。嘉靖四年,少傅、大学士杨一清起改兵部尚书、左都御史,总督三边。十八年,礼部尚书、大学士翟銮起改兵部尚书、右都御史,阅九边,充行边使。


      这是上面提到的那条杨一清的。这又解决我一个疑惑,为什么杨一清又是阁老,又是三边总督。因为人家主要是出为总督。比较神奇的是,明史记载是三年十二月起复为三边总督,而六年二月——八月担任首辅。不知道是王世贞的记载有差,还是什么缘故。



·【掌文渊阁】

      阁臣入阁,止云直文渊及办事而已。惟徐有贞以武功伯兼华盖殿学,敕掌文渊阁事,遂以掌文渊阁入衔。武功败,李贤以右侍郎复拜吏书兼学士,奉旨亦掌文渊阁,然不入衔。


      只听说过掌翰林院,掌詹事府但。但没听说过掌文渊阁的。所以,徐有贞好强。这个天文学家有点意思啊。要不是他割了胡子我说不定……



·彩蛋【上柱国】

      会典称正一品阶勋云加授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,疑止为赠设耳。李韩公、徐魏公、常鄂公初具带“上柱国”,然阶不过银青荣禄大夫,盖因元之旧,官未定也。后常公物故,二公具改“左柱国”。近夏少师言独得“上柱”,为一时旷典。然在隋初为从一品勋,而唐则四,实不为异也。乙丑年加严嵩,辞以人臣无“上”,则夏公此官,固骖乘之祸耳。乙丑,少师徐阶以十五年满加,固辞。辛巳,少师张居正亦以十五年满加,亦辞,后卒,以为赠。今案,上柱国一人,夏言;赠上柱国一人,张居正。张后追夺,而言官误以为生前所加。


      前文提到了嘉靖非常喜欢夏言,甚至给他加了上柱国,这是只有开国元老才有的顶级待遇,大明朝最高的小红花奖励。但后来常遇春去世,李善长、徐达也都改了“左柱国”……夏言居然接受了。由此可见当时他和嘉靖关系之好。

      而严嵩则很聪明,辞以人臣无“上”,后来徐阶也固辞(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老师的悲伤下场,这皇帝都是各个翻脸不认人啊),张居正也辞了。但是万历赠给了他。所以张居正只是活太师(而且我怀疑是因为死前十天都快病得神智不清了,辞不了),不是活上柱啦。



其他:王世贞简直是大明维基百科。。。拜服!拜服!

评论(26)
热度(43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prophet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