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来问我蔡卞年龄的问题。我采纳的是《蔡京蔡卞与北宋晚期政局研究》一书,第35页,第一章第五节,专门考证了《对蔡卞十三岁中进士的释疑》,最后得出的结论是:蔡卞完全有可能在十三岁中进士。
作者在这一节中,考证了大量宋朝年少进士的神童,从十二岁到十四岁都有,比如晏殊就是十四岁赐进士。咸平三年,邵焕是十三岁考中进士科及第。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直接去阅读原文:
[图片]
关于这个问题,主要集中在:蔡卞究竟是否出生于1058年——这应该是家谱记载,广泛被各地采信。
也有人根据上面的《曲洧》八卦录里,说他比蔡京小两岁,反推他出生于1048年,而莆田官网上认为他出生于1049年。这样的话,他就是二十...
*正好在看沈一贯儿子给他写的年谱,百科错误太多。加上我杂七杂八看到的史料,摘录如下(方便安利写文)
沈一贯,明朝万历时期首辅,宁波四明人。“四明公”浙党大佬。
沈鲤,同期阁老,河南归德人。“归德公”清流领袖。
所谓同姓是冤家,二沈互殴,结果被万历打包赶走,齐齐下野。个中牵扯到东林、妖书、三大征等大事件
1.沈一贯出生是1537年(农历)3月11日(公历4月20日)。嘉靖十六年
而沈鲤出生才是1531年(农历)3月24日(公历4月11日)。嘉靖十年
(百度和地方网站都搞错了一贯的年龄,同生共死不存在的!)
2.沈一贯,字肩吾,又字不疑,又字子唯。号蛟...
此次去苏州两天,主要是为了申时行,拜访了与这位明朝状元宰相相关的十个地点,大家可按此攻略走。
申时行,曾姓徐,秀眉目(长得帅),明嘉靖四十一年状元(学习好)。万历六年入阁,十一年成为大明首辅,为相九载(会做官)。谥文定。王世贞还八卦过他狎邪游。
闲话不多说,上图:
坐高铁到苏州站。下来4号线直达察院场...
*买了本园林卷子,附录有《申时行与苏州徐氏家族渊源考》,加上我杂七杂八看到的史料总结如下:
申时行在嘉靖四十一年中状元时候,还叫徐时行。隆庆年间,皇帝下诏高官大臣如果有名字登记错的可以改姓。于是从阁老李本(吕本)、到申时行等三十一人都上奏,成功改姓归宗。
1.江南四大名园,留园的主人徐泰时(修造了慈宁宫和万历的定陵),被称为和“申时行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”。徐泰时当初是为申时行修了留园,后来为申拒绝,原因可能是怕引来万历的猜忌,重蹈张居正覆辙。而另一座更有名的拙政园,曾经有个主人也是直塘徐氏的后人徐...
*我要开始黑老申了,点校并句读了一下申时行写给4D墓志铭,发现:1.万历管4D也叫“张先生”。2.寡妇再嫁笑话之后,老张果然怒了,提拔潘晟入阁压制老申,我还以为这是王世贞脑补的,结果老申确认并表示自己就这样倒向了4d……花心薄情苏州人!……3.张四维也差点被夺情
太师文毅凤磐张公碑铭 - 申时行
上御极之三年,蒲阪张公以宫詹晋宗伯大学士,入参机密。又八年秉政,踰年以父封公之丧归其廬盖。上时时念公也,常顾问左右:“张少师无恙乎?何时服除?”于是朝士大夫欢传张公且复召,海内延颈而望太平曰张公且复召,然未及召而公卒。
上闻震,悼辍一日视朝,赐祭加等为十三...
*继续为老申翻苏州史料,翻到了一则文学记载,顺藤摸瓜八卦一下,挺有趣
by prophet
明末清初有个大才子叫冯梦龙,写了三言二拍中的三言。冯梦龙有个好基友,也是吴江人,叫做袁于令,他创作了一部传奇《西楼记》,令士林轰动,直呼西楼一出,甘拜下风[1]。而这里面,还牵扯道一段凄美的爱情,一出版权之争,还有一场明朝历史上最大的科举弊案。
《西楼》究竟有多好呢?好到据说连年迈病重的汤...
*来自诸吴县志+红兰逸乘 *整理by prophet *第一弹见此,本次略污
一 文定公祠
申文定公祠在流化坊,旧吴县署也,迁署而建祠,故今里东有吴县西桥。俗改吴苑。城隍庙东有马坊弄及狱牢遗址,今皆为民房矣。祠中有三问亭及池,松柏娑成椤林。祠前有棋杆,乾隆辛亥,被飓风所折。
仆按:呜!毁于自然灾害
二 申公膺树
万历间,宰辅申公谢政林居,第傍别业曰适圃,故唐武后龙兴寺基,有老银杏数十章,皆千年古物。初,公未有其地,树属民间。会新安贾人持八金计估其树,约翌日伐取。公之家人张承恩梦黄衣老人谓曰:“明日有大厄,赖尔主相公福荫以保天年,当效冥...
祝枝山写的《成化间苏材小纂》共收录吴中名士31人,其中徐有贞独占一卷。作为徐氏外孙,祝枝山未免有“亲串之私”。但内容颇为有趣详尽,尤以英宗复辟一节,写得绘声绘色,读之狂笑。故全卷摘录并附注如下。
(括号里为我吐槽——by prophet)
——良可补正史之不足!
成化间苏材小纂簪缨纂一
武功徐公
徐公讳珵,更讳有贞,字元玉,吴凤凰乡集祥里人也。幼质敻杰,少长,在京师从吴文恪公讷游,隐有经世之怀,论说每与人各趣。文恪谓曰:“子欲仕乎?”与俱见胡祭酒文穆公俨,请授经。于是时,胡公以事称病,卧酬人语...
*王世贞《弇山堂别集》皇明异典·卷七
皇明盛世·卷五(明朝的神童们) 见此
稍微整理一下这两天做的关于内阁制度的笔记。括号为我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走进大明朝之铁律:非翰林不得入阁。
·【内阁不由翰林】
内阁不由翰林凡八人:王毅愍文(代宗)以左都御史,杨文襄一清(总督三边)、刘钧州宇(阉党)、许文简赞(嘉靖)以吏部尚书,薛文清瑄(英宗)以大理寺卿,俞纲(英宗)以兵部右侍郎,李文达贤(历经英代)以吏部侍郎,曹元(阉...
*王世贞《弇山堂别集》皇明盛世卷五
这一卷太强了,彻底解决一些小说担忧什么中进士年龄问题。。。因为,明朝最年轻的进士是十六岁啊!十六岁!还有很多其他年轻的(副)国级们的名册列表,我深深震撼了!!
(括号内为仆注)
【早达】宋人春明退朝录有记早达者年岁,今仿之,录于后。
四岁,洪舍人钟,以善大书举,入翰林肄业。(查到一个成化年的刑部尚书洪钟,不知道是不是)
五岁,李文正东阳,以奇童举,善大书属对,入翰林肄业。
八岁至十岁,程学士敏政、杨文襄一清具以有司荐,举奇童。弘治中,董侍郎𤣱举奇童不中格,罢归。(程敏政,成化二年榜眼,礼部侍郎,就是唐伯虎科考弊案被无端连累下狱革职的)(...